图为团队成员在神舟五号返回落点合影 通讯员严允焓 摄股票主力操盘
7月13日早上7点,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城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头攒动,老人们在服务台前等待量血压、测血糖、做骨密度检测,志愿者们带着当地小朋友制作手工谷物画。
编者按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全国生态日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围绕五大领域、三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早在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落实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具体工作,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步伐,推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此次《意见》的印发,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路径,对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将对相关话题进行持续关注。本报记者|白雪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这一主题,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内容丰富有力的政策举措,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将绿色转型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5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60%以上;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与此同时,我国绿色转型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挑战。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没有改变,化石能源和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此外,全球绿色转型进程面临波折,环境和气候议题政治化趋势增强,绿色贸易壁垒升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意见》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路径,对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末端治理的模式,但随着末端治理的效果不断递减,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源头和全过程寻求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此,《意见》提出以传统产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消费方式等领域绿色低碳升级和转型为着力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股票主力操盘,这有利于逐步实现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和净零碳排放,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澎湃动能。”王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和消费的再平衡。在此背景下,《意见》提出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孕育出新的发展机遇,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和空间;由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催生形成的绿色生产力正蓄势待发,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确立我国新竞争优势;以绿色消费、分享经济、生态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模式不断发展,将拓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两个阶段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两个阶段目标。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同时,针对不同领域,《意见》提出量化工作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据了解,《意见》围绕五大领域、三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五大领域分别是: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三大环节分别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大绿色产品供给,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开展创新示范推广。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意见》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顶层设计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科学开展考核,加强评价考核结果应用。充满新意亮点突出“《意见》充满新意,亮点突出。”北京大学副校长、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朴世龙表示,《意见》将碳达峰碳中和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朴世龙认为,从经济实践上看,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下的经济管理是如何在“条”与“块”两个维度(即产业和空间)上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的问题,《意见》进行了全面部署。产业转型需要源头、过程和终端各类行业的联动,涉及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以及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等。“碳排放是被生产链上下游的供求关系和互补替代关系牵引关联的,碳是在整个生产网络中流动的,这样就会形成碳排放的节点行业,因此识别并把握碳节点产业是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朴世龙表示,从长远看,碳中和的实现需要能源领域的脱碳,基于我国的能源结构特征,从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构建适配清洁能源的电力体系,是一个需要稳妥推进的过程。《意见》对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在空间系统方面,需要城乡、区域和国际各类空间的协同,涉及全国一盘棋和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关系。朴世龙认为:“我国各个区域产业和能源结构差异较大,地方经济的低碳转型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因地制宜协同转型。”《意见》提出要坚持协同转型,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并对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任务作出系统安排。在朴世龙看来,《意见》还创新性提出“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并就参与引领的理念、方式、领域和目标作出了安排。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内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稳定的世界中发挥稳定作用的必然之选,意义重大。《意见》还列举了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的具体领域,特别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外方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这为高校加强与世界各国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在绿色转型领域的高水平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意见》首次系统部署绿色消费。比如《意见》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发放消费券、绿色积分等途径,鼓励企业采取“以旧换新”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共振。此外,《意见》对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与绿色转型有关的任务作出部署。比如,《意见》在“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方面提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上述负责人表示:“在绿色转型过程中,这能够给相关省份和企业注入很大的信心。”与此同时,该负责人表示:“针对一些技术,之前侧重研发和探索,而本次文件则更多侧重推进项目建设。比如《意见》提出,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